304am永利集团

新闻
专注创新性的3D细胞技术产品与服务
新闻
/
/
/
【干细胞】博鳌细胞治疗项目及国内细胞行业的深度思考

【干细胞】博鳌细胞治疗项目及国内细胞行业的深度思考

  • 分类:行业动态
  • 作者:304am永利集团生物
  • 来源:304am永利集团生物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3-31
  • 访问量:251

【概要描述】

【干细胞】博鳌细胞治疗项目及国内细胞行业的深度思考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行业动态
  • 作者:304am永利集团生物
  • 来源:304am永利集团生物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3-31
  • 访问量:251
详情

以下文章来源于 干细胞者说(公众号) 

 

●     ●     

3月22号博鳌干细胞项目和收费价格出来,全行业议论纷纷,直播的,公众号的各种解读都有,等这一波热潮稍微平息一点,冷静的去整理所有的信息,再分析和展望,希望能给细胞从业者一点参考。

本文将基于当前获批项目,从临床研究、适应症、收费模式、企业战略及行业监管等多维度,分析大陆细胞治疗行业的未来开展方向,并试着探讨博鳌模式对大陆市场的影响

1

 

博鳌批准的细胞治疗项目分析

1.爱萨尔(艾塞那肽)膝关节3期临床

公司背景与技术来源:爱萨尔(Aisaier)是一家专注于关节退行性疾病的细胞治疗公司,核心产品针对膝骨关节炎(Knee Osteoarthritis, KOA),利用干细胞:(e.g.间充质干细胞(MSC)或其他细胞因子促进软骨再生。

该疗法初步定价为:骨关节炎治疗3.6万/次/关节,细胞数量应该是5000万/2次/疗程(行业消息,需要求证)

1.1.1 适应症

临床需求:膝骨关节炎KOA是全球最常见的老年退行性疾病,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极高。

PS:膝关节炎现有治疗方案主要包括:

早期:玻璃酸钠注射、消炎镇痛药物、物理治疗;

中期:富血小板血浆(PRP)注射、干细胞治疗;

晚期:关节置换手术。

细胞治疗顺利获得间充质干细胞(MSC)或其他活性因子促进软骨修复,有望成为手术前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案[1]。在早中期患者中,能够减缓炎症、促进软骨修复、降低疼痛。

1.1.2 IND进展及试验数据

该项目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,表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前期研究中已得到验证。现在临床数据表明,MSC可显著改善膝关节炎症并促进软骨修复[2]

1.1.3 同类产日本StempeucelKOA细胞治疗

日本的Stempeucel细胞疗法已经取得上市许可,并进入医保体系。

细胞来源:使用自体脂肪来源MSC,与爱萨尔不同(爱萨尔采用脐带来源的MSC);

治疗路径:直接注射于膝关节腔内,疗效持续6-12个月;

商业模式:日本政府给予部分医保覆盖,使得患者支付成本大大降低[3]

1.1.4 干细胞治疗KOA的市场前景

膝关节炎患者基数庞大,全球市场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百亿美元级别[4]。若该产品最终顺利获得NMPA审批,商业化前景可观。

顺利获得对比:日本Stempeucel的经验说明,MSCKOA中的应用是可行的,但市场化的关键在于医保支付模式和长期疗效。爱萨尔若能在国内有助于医保覆盖,将极大提升其市场潜力。

1.2 吉美瑞生的慢阻肺细胞治疗项目

1.2.1 自体细胞是否是核心批准逻辑?
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是一种不可逆的肺部疾病,现在治疗手段无法有效逆转病程。全球患者超过3亿,是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。现在的标准治疗手段包括:支气管扩张剂(β2受体激动剂、抗胆碱药);吸入性糖皮质激素;氧疗与肺康复训练。

吉美瑞生采用自体干细胞进行治疗,可能是其高昂收费的核心原因[5],自体肺细胞移植15万/次

自体细胞治疗避免了免疫排斥,

该项目在博鳌乐城允许患者自费接受治疗,但由于缺乏大规模III期临床数据,其有效性仍需进一步验证[6]

1.2.2 收费模式:为何如此昂贵?

该项目在博鳌的治疗价格远高于传统治疗方案,部分原因制备和回输流程复杂,部分原因在于自体干细胞制备及回输的个性化成本较高,导致治疗费用极高。此外,患者自费支付成为主要商业模式。

1.2.3 适应症拓展可能性

若该项目能在临床上证明有效性,未来或将拓展至肺纤维化、特发性肺炎等适应症,但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撑[7]

1.2.4 美国VertexCOPD干细胞治疗方案

Vertex Pharmaceuticals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,2023年宣布其干细胞疗法VX-201进入COPD II期临床。其核心特点:使用基因编辑的诱导多能干细胞(iPSC),而非自体细胞;细胞可批量生产,降低成本,未来可能实现医保覆盖;计划在2025年申请FDA III期临床试验[8]

1.2.5 市场与成本对比

顺利获得对比:吉美瑞生的COPD疗法在博鳌的高收费模式,短期内难以普及。相较之下,VertexiPSC策略可能更具产业化前景,但仍需长期临床验证。

1.3 天士力(Tianshili)的IND获批及博鳌项目布局

1.3.1 天士力(Tianshili)的战略调整

天士力(Tianshili)长期以来专注于现代中药与小分子创新药,其核心产品涵盖心脑血管疾病、抗肿瘤等领域。此次进入细胞治疗领域,反映出其在生物医药转型的布局。现在博鳌批准天士力项目是: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陆续在输注疗法(每周1次,持续3周)治疗缺血性心脏病,费用6万/次,三次18

1.3.2 为什么天士力能快速获批[9]

参考海外大型药企收购细胞治疗公司,天士力可能希望顺利获得资本运作迅速切入市场。天士力在国内政策及资源整合能力较强,或顺利获得合作模式加快了细胞治疗项目的申报进程[9]

1.3.3 国际上武田(Takeda)制药、诺华(Novartis)如何布局细胞治疗?

国际大型药企进入细胞治疗的方式,通常采用收购和合作方式。例如:

武田制药(Takeda:2022年收购GammaDelta Therapeutics,布局γδ T细胞疗法;

诺华(Novartis:顺利获得收购Kite Pharma(CAR-T鼻祖之一),迅速成为细胞治疗龙头,并有助于Kymriah成为全球首款获批CAR-T疗法。

2

博鳌细胞治疗项目的批准逻辑,临床研究与市场前景分析

2.1 博鳌模式优劣势分析[10]

博鳌乐城的核心政策优势,在于允许细胞治疗项目以真实世界数据(RWD)为依据进行临床转化:

优势:可以让企业快速进入市场,避免漫长的NMPA审批;

劣势:缺乏长期随访数据,可能导致疗效不稳定,未来是否能进入医保体系存疑。

技术成熟度:获批产品多处于临床2/3期,证明已有一定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支持。

适应症需求:主要聚焦老年疾病(KOA)、慢性病(COPD)等市场空间较大的领域。

商业模式考量:部分企业采用高端自费医疗模式,确保短期盈利。

实施医院:获批项目大多依托瑞金海南医院、华西海南医院、博鳌超级医院等高端医疗组织,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[10]

2.2 价格和产业化的平衡

当前在博鳌乐城批准的细胞治疗项目,价格昂贵,使其成为富人专属治疗。未来,若要真正实现商业化,企业需要降低成本并有助于医保支付,否则很难形成规模化市场。

2.3 博鳌模式会影响NMPA监管政策吗?

如博鳌乐城能够产生足够的有效临床数据,并证明其安全性和长期疗效,那么NMPA可能会借鉴乐城模式,在全国范围放宽部分细胞治疗监管。但短期内,这仍取决于:

  • 是否出现重大安全事件(一旦发生,监管可能更严格);

  • 在经济大周期,全球经济调整的当下:企业是否愿意有助于大规模III期临床,而非仅在博鳌“试水

  • 是否能与医保系统衔接,降低患者负担。

2.4 临床研究与市场前景分析

2.4.1现有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情况

获批项目临床数据尚不完善,需要进一步观察长期疗效。细胞来源、培养工艺、制备流程等仍是核心挑战,另外海南博鳌技术人才稀缺,后续如果需要长期深耕,需要解决此问题。

2.4.2博鳌模式与未来收费策略

短期内仍以自费医疗为主,尚未进入医保支付体系。若进入医保体系,定价需重新考量,监管模式也可能随之调整[11]

3

国内细胞行业的开展方向

3.1鳌乐城可能给予了一种“准商业化模式,让细胞治疗企业能提前试验市场策略。

3.2 国内细胞行业过度依赖郑策红利,所以未来的开展要看监管政策是否进一步开放;企业能否降低成本并有助于医保覆盖;

3.3技术门槛应该会逐步提高:现阶段获批项目多基于MSC,未来或向iPSC、基因修饰细胞开展[12]

3.4 适应症越来越广,是否MSC会成为“万精油”?

4

 

结论与展望

博鳌乐城的细胞治疗项目为行业探索了一种非传统审批路径,其模式虽尚未完全成熟,但为企业给予了宝贵的商业化经验。未来,若监管政策进一步放宽,细胞治疗有望在大陆全面落地,有助于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升级。博鳌模式已经打开了细胞治疗的窗口,但它仍然只是探索性的第一步。

一点点建议(仅代表个人意见)

4.1 须规避的领域和技术优先领域。

基因编辑与人类胚胎干细胞(hESCs)的研究仍存争议,应避免涉及对胚胎的破坏或人类基因的修改。优先有助于自体细胞疗法(如iPSCs、MSC)或成体干细胞,避免伦理冲突,更容易获批和临床应用。

4.2关注晚期和罕见病患者

如对于流行病、疾病的晚期患者、老年患者、罕见病儿童中的应用,

4.3确保医学伦理与商业利益的平衡

资本市场对细胞治疗的关注度增加,但必须避免资本过度逐利,导致技术滥用。博鳌模式潜在“高收费现象,如建立更合理的医保+社会基金支持体系,可取得更多患者。

4.4促进全球医学合作,不盲目自闭或盲目跟随

借鉴国际经验(如FDA的突破性疗法审批,日本的再生医学法案),但要保持独立思考,不能盲目照搬。以博鳌模式为试点,逐步有助于全国性的细胞治疗临床研究体系,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转化医学路径。

 

参考文献

1.Chu CH et al. Advancing Osteoarthritis Treatment: MSC-Exosomes & Biomaterial Integration. Biomedicines. 2024;12(11):2478. doi: 10.3390/biomedicines12112478.

2.Ishak-Samrin M et al. Umbilical Cord MSCs for Knee OA: Safety & Efficacy Review. J Funct Biomater. 2025;16(3):84. doi: 10.3390/jfb16030084.

3. Copp G et al. MSC Therapy in Knee OA: Clinical Pathway. Cell Mol Immunol. 2023;20(6):626-650. doi: 10.1038/s41423-023-01020-1.

4. U.S. Market Insights. U.S. Osteoarthritis Injectables Market Analysis 2024-2030. Research and Markets. 2024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researchandmarkets.com

5. Calzetta L et al. Stem Cell Therapy in COPD: Meta-Analysis. Cells. 2022;11(11):1797. doi: 10.3390/cells11111797.

6. Río C et al. MSCs Restore Emphysema in Murine COPD Model. Int J Mol Sci. 2023;24(6):5813. doi: 10.3390/ijms24065813.

7. Tieu A et al. MSC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Respiratory Diseases: Meta-Analysis. J Extracell Vesicles. 2021;10(12):e12141. doi: 10.1002/jev2.12141.

8. Gross N. The COPD Pipeline XXXVI. Chronic Obstr Pulm Dis. 2017;4(4):320-324. doi: 10.15326/jcopdf.4.4.2017.0164.

9. Tianshili Pharmaceutical Co. Official Website & Research Updates on Cell Therapy. 2024. Available at: www.tianshili.com

10. Hai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. Stem Cell Therapy Projects & Clinical Trials. 2024. Available at: www.hainan-hospital.com

11. National Healthcare Security Administration(NHSA). Policy Documents on Medical Insurance for Advanced Therapies in China. 2023. Available at: www.nhsa.gov.cn

12. Cetin B et al. Gene & Cell Therapy of Genetic Diseases: Advances & Future. J Cell Mol Med. 2024;28(17):e70056. doi: 10.1111/jcmm.70056.

 

原文链接:

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/rzYlJdgro59zOd-scE0w5A

 



【关于304am永利集团生物】

北京304am永利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18年,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领衔创建,清华大学参股共建。核心技术源于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,并凭借此项技术荣登中国科协“科创中国”先导技术榜。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潜在独角兽企业,更取得国家科技部多项重点研发专项支持。

作为高质量三维细胞制造专家,304am永利集团生物给予基于3D微载体的一站式定制化细胞规模化扩增整体解决方案,打造了原创3D细胞智造平台,实现规模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、密闭式的细胞药物及其衍生品生产制备,以此帮助全球客户建立最为先进的细胞药物生产线。在开创【百亿量级】干细胞制备工艺管线后,加速向【千亿量级】进发,致力于以3D细胞规模化智造技术赋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,惠及更多患者。

304am永利集团生物的产品与服务,已广泛应用于基因与细胞治疗、细胞外囊泡、疫苗及蛋白产品等生产的上游工艺开发。同时,在再生医学、类器官与食品科技(细胞培养肉等)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。并且,现在已助力多家细胞与基因治疗企业进行IND申报。

304am永利集团生物拥有5000平米的研发与转化平台,其中包括1000余平的以3D细胞智造及微组织再生医学治疗产品为核心的CDMO服务平台;以及4000平米的GMP生产平台,并新建了1200L微载体生产线。此外还在上海设有2000余平的国际合作与技术应用中心,以技术创新持续融入全球生物产业新业态。

关键词: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推荐新闻

版权所有: 北京304am永利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  京ICP备18061910号   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749号

联系304am永利集团

官方公众号

官方公众号

版权所有: 北京304am永利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京ICP备18061910号
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749号